序言

1、“在一座拥有10万人口的城市中,如果只有一个人失业,那这就是他的个人困扰。但在一个有5000万就业人口的国度里,如果有1500万人失业,这就成了公共议题。”(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2、(社会学想象力)就是一种可以在个体与社会之间,在个人遭遇与更广大的历史场景以及社会机制之间,架构出某种连接的能力。

前言

1、社会学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对人性与社会秩序进行研究。
2、秩序可以规范和约束人性,人性反过来也会塑造秩序、维护秩序。但同时人的最天然最原始的本性,就是冲破秩序的约束和规范。这两者互相缠绕、互相博弈,构成了我们的社会。
3、(约翰逊语)(社会学动力:前所未有的复杂的社会变迁;这种变迁获得了来自知识界的有意关注->提高人们自觉地反复思考社会形式的程度)
4、(中国社会变迁:贫富差距扩大;阶层固化;农村留守儿童和城市打工儿童做牺牲;人口红利与育儿成本……)
5、在“这世界变化快”的变迁洪流之下,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使得植根于传统社会的美德消失殆尽,而与现代社会对应的契约精神却未形成,从而造成了普遍意义上的社会道德困境。
6、(社会学相比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对于社会中广为接受的信念与日常事件常常报以批判。
7、社会学品质:对于现实的强烈关怀的责任。

第一章 社会学的诞生与进化

1-1 社会学的起源:社会学厉害,还是物理学厉害?

1、(社会学研究:社会静态学和社会动态学)(社会结构或社会秩序;社会进步或社会变迁)
2、在社会学中,实证主义就意味着人们必须在经验的基础上,以科学的观察与实验来寻求真理。

1-2社会进化论:为什么达尔文的进化论可以解释社会?

1、(社会达尔文主义->《天演论》)

第二章 金钱是我们时代的上帝

2-1劳动的异化:劳动带来的喜悦和满足为什么消失了?

1、在马克思看来,劳动使人类的本质活动。劳动应该是一种有着主观能动性和自我意识的活动。人因为劳动而更富有创造力。人是通过劳动才可以不断地去改造世界、建造世界的。
2、马克思认为社会是人们交往方式的产物。有什么样的社会交往方式,有什么样的人和人之间的互动方式,就会有相对应的经济交换方式、生产方式、生产资料的再分配方式。也因此会诞生出相对应的国家、家庭和社会不同的组织形式,以及马克思所描绘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形态。
3、异化是人类自己创造的力量,作为外部力量又反过来支配人类。

2-2商品拜物教:为什么我们永远在剁手?

1、当我们活在一个任何东西都成了商品的环境中,用价格代表的金钱货币来构建自己和世界之间的关系时,会导致我们感到更加空虚、迷茫、失去方向。
2、享受到折扣和满减的消费者通常都会有一种打了胜仗的成就感,似乎是占到了便宜,省了钱,这种精神上的满足感仿佛吸食毒品一样,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快感。很多时候,由于现代人生活的忙碌和精神的空虚,人们常常选择购物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来填补自己的内心,人们购买商品不再是因为需要使用它,而更多的是占有和享受这种购物带来的心理体验。

2-2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知识是一种可以买卖的商品吗?

2-3经济决定论:婚姻里真的是谁收入高,谁就更有话语权吗?

1、女性独立:个人角度:是独立意识的觉醒;整个大环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2、早在一百多年前,恩格斯就预言,人类的家庭形式将随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2-3阶级与分层:底层的人生。距离我们有多远?

1、人在生产关系的体系中处在什么位置,便会站在这个角度思考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站在自己的角度提出对整套生产关系的主张,这就是“阶级”带来的“阶级意识”。
2、在今天的中国,经济资源、政治组织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量,决定着人们综合性的社会经济地位,决定着他人对某一个人的社会性评价。

2-4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为什么资本主义没有诞生在中国?

1、简单说,资本主义精神是现代理性经济的体现,是一套理性的、有系统的追求利润,但同时又保持自制节俭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2、新教伦理一方面强调劳动光荣,另一方面有强调艰苦朴素拼命赚钱又不花钱,以这种天职观念引导的理性经济活动完美契合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并最终催生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3、在韦伯看来,儒教伦理不同于新教伦理,前者强调的是适应社会而不是改变社会,认为人性本善,而非新教的人性本恶……对于追求功利、忙于累积财富的价值观念,是为儒家伦理所不齿的。另外,儒教奉行古法,不喜变革,重义轻利,这些都不利于追逐利益、强调经济的资本主义产生。

2-4金钱与现代生活:当我们在谈论消费主义时,我们在谈论什么?(金钱是手段而非最终目的)

1、金钱只是通向最终价值的桥梁,而人是无法栖居在桥梁之上的。——齐美尔
2、相比马克思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与金钱的罪恶相干,社会主义就是对这种罪恶的克服,齐美尔似乎更加准确地预言了今日的社会状态:现代性似乎并未在极端中走向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反而是以更加全面的形态渗透入当代社会的方方面面,货币最终脱离了物质形态,电子商务出现,股份制的发展,银行业的膨胀。现代性正“日益地”自我扩张,并且在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第三章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3-1有机团结:为什么人们不再愿意伸出助人之手?

1、(涂尔干语)社会秩序的基础是道德。
2、因此在我看来,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制度与法律的设计有违“社会的内在道德精神”。

3-2社会整合:为什么我们更加留恋家庭?

1、什么是社会整合?简单说,就是一个社会中的各个环节、不同部分相互团结、有机配合、互相支持的程度,一个社会的社会整合程度越高,它的秩序也就越好。(家庭:最小的社会单元,重要的社会整合因素)
2、(涂尔干语)如果没有一个家庭纽带作为风险的保障,没有被整合进一个群体,人们就会存在不安全感,精神上强烈的聚合需求就会得不到满足……(涂尔干)认为,自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心理问题或者个性问题,而是和社会的整合度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3-3自杀论:我们该如何和世界相处?

1、过高或过低的社会整合、过于混乱或者过于严苛的社会规则,都会导致自杀率的上升。
2、(自杀的四种社会学分类:)由于社会整合程度过低而脱离社会义务和束缚的利己型自杀、由于社会整合过高而失去自我价值意识的利他型自杀、由于社会控制不足和规范混乱而导致的失范性自杀,以及由于社会控制过度而使个人失去希望的宿命型自杀。(中国农村:血缘群体整合性非常强->容易自杀)

3-4失范论:为什么道德秩序正在失效?

1、(社会失范:对于社会的混乱、失序的专门术语)失范可以分成两种类型,分别是个体的行为失范和社会的系统失范(且呈递进关系)
2、社会系统失范,也就是社会规范和秩序的瓦解,是第一类个人行为失范产生的背景,而当个人失范行为不断增多,又会反过来恶化社会的规范化秩序,两者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3、(社会失范发生的时期)一是社会急剧转型,经济陷入大萧条的时期(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二是社会高速发展和上升,正在走向经济繁荣的时期。
4、无论是经济动乱还是经济上升时期,自杀事件都会急剧增加,因为在上述两个时期里,人们均会出于一种崭新的社会环境中,原有的准则和规范失去了约束作用,生活因此变得混乱不堪,自杀便容易发生。
5、(社会失范最严重后果:暴力)暴力是一种身份认同;暴力是一种从众和模仿;暴力是一种剧场式的表演。
6、(身份认同)当人们把自己所属的群体和其他群体相比较的时候,就有可能因为相对的剥夺感所导致的不平等状况,而产生的对立和相互怨恨的身份认同。相对剥夺感的含义,通俗解释,就是和别人比较时,觉得别人比自己过得好而产生出的妒忌与怨气。如果对立的身份认同再和特定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联系在一起,比如宗教的因素、价值观差异,就会引发歧视或者偏见,甚至灭族的屠杀。
7、(从众和模仿:紧张恐惧的本能反应->群体共同情感、文化取向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对暴力的紧张,盲从和群体的催眠影响)
8、(剧场式表演:“社会如戏”)

3-5陌生人概念:选择信任别人,到底有多难?

1、当社会陷入暴力失范与管制混乱之中时,社会整体的信任度就会降低;反过来,人与人之间越发缺乏信任,群体之间的团结度就越发降低,整个社会系统也会面临着支离破碎的更大可能……信任并不是一种纯粹个人的心理行为或心理现象,而是一种基于社会互动的社会行为,有着典型的社会属性。
2、个体和“陌生人”打交道,不是根据对他这个特定的人的了解,而是根据他作为一个更一般的共同体的一员所具有的普遍性质。
3、在一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对这个社会的繁荣与秩序有着深远影响。那么,如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在社会互动常带有戒备心理,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将会下降。

3-6共同体与社会:社区生活可以打破身份区隔吗?

1、(共同体eg:封建大家族;社会eg:现代大都市)在共同体里,尽管有种种的分离,仍然保持着结合;在社会里,尽管有种种的结合,仍然保持着分离。——滕尼斯语
2、现代科技带来了地理空间上的临近,却无法拉近人们的心里距离,无法产生共同的价值和认同。
3、(本质意志:人性深处自然生发出的意志;选择意志:思维的产物、理性)当人们有意识地摆脱共同体所赋予人的本质意志,而理性地为利益的最大化进行社会交换的时候,人就从共同体中走出,成了社会的一分子,从深厚的情感牵连中进入到理性的利益计算……社会于共同体最大的区别在于,社会中的个体即使结合,在精神上也是分离的。(社会现实问题:脱离农村生活到城市谋求生计的打工者、不适应、合法权益、两种社会关系夹缝)

3-7秩序是自然的法:未来该是一种怎么样的秩序?

1、构建社会秩序三层次:第一,微观个体层面:秩序的构造需要个体自发地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建立起互信互助的关系机制。第二,中观社群层面;秩序的构造需要社区、组织内不同群体在协作关系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注意中国语境下社区的差别);第三,宏观社会层面:秩序的构造需要社会的有机整合,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时期,更加需要关注社会的公平正义,构建起道德共同体。

第四章每个人都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4-1人性两重论:性本善还是性本恶?

1、人性是复杂和多面的。
2、在卢梭看来,人的善良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
3、此外,卢梭还特别强调了“良心”在使人为善中的重要作用。良心也是得自天赋的,它的作用不仅指导人判断善恶,而且能引导人弃恶从善,原因是因为良心始终不是遵从人为的法则而是顺从自然的秩序(当社会制度和规则顺应这种自然秩序则更能引导人们从善)。因此它可以使人的自爱心和怜悯心协调一致,引导自爱心的自然发展。
4、个体之心是个人沉重的欲望和贪念,有着人性中利己、非理性一面;而集体之心则是道德和灵魂的救赎,有着人性中利他、理性的一面……人一方面是神圣的,一方面是凡俗的——涂尔干语(一个完整的人是世俗且神圣的,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共存的)

4-2道德教育:人性如何被教育?

1、(大工业时代的灌输式教育无法提升人品、改善人性)涂尔干认为,道德教育包含三个要素:纪律精神、对社会群体依恋精神和知性精神。
2、真正的道德权威不是从使他人产生的恐惧中获得的,而是应该来自自身的内心深处的一种认可。
3、在我看来,真正的教育,是在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性、自主性基础上,培养和引导孩子的自由意志、独立人格,帮助他们理解是非善恶,从感性经验的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观念取向,并在这之后进一步培养理解社会的共同意志和公共价值。

4-3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是否是世界上最容易又最困难的工作?

1、分工的作用不仅限于改变和完善现有的社会,而是使社会的产生成为可能。——涂尔干语

4-4理想类型: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理性人,我们就是理性人吗?

1、韦伯指出:“一个理想的形式是由许多现象提供的某些特征和成分所组成,但它却不会与任何特定的现象有着完全一样的特征。”……通过对于理想类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将对个别和特殊现象的研究上升到一般和普遍的高度,从而突显出特定社会现象最为重要的性质或者特征。(类比理科,理想模型或者简单情形到复杂情形的推广)
2、(理想类型:韦伯对社会行为的四种分类:目的理性、价值理性、情感理性、传统理性)

4-5工具理性vs价值理性:面包和理想,“社畜”的我们选哪一个?

1、(韦伯:理性二分法: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所谓“工具理性”,指的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或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强调动机的功利性)……而“价值理性”指的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个特定的行为伦理的、美学的、宗教的或做任何其他阐释的无条件的固有价值的纯粹信仰,不管是否取得成就。”(强调动机的纯正性)(区别:什么是幸福生活?与怎样过上幸福生活?)(社会现状:工具理性占据上风,更多人思考怎么做而较少人思考为什么要做)
2、在工具理性被滥用的情况下,人们对生存终极意义的思考逐渐边缘化。
3、韦伯曾经说过,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并非对立的,他们应该是互为前提的共存,属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维度。一个具有真正自由人格的人能够将工具理性作为动力,也能将价值理性内化在终极目标之中,不偏激、不盲目,让这两种理性在个人的道路上,协调发展、为己所用。

4-6科层制:我们理解的“官僚制”为什么是错的?

1、(科层制不等于“官僚制”,科层制追求程式化,理性化,中国传统的官僚主义与科层制背道而驰)(科层制弊病:1、程式化的流程->教条化->情境变化时反而不利于提高效率;2、过度理性的科层化结构会束缚人们的个体自由,造成对人性的漠视,对个人自由的抹杀,压制了个体的创造性)

4-7人性的铁笼:我们是否已经进入卓别林的摩登时代?

1、(韦伯)他更是认识到了理性化的未来,即导致人的异化、物化、不自由,人们成了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2、工具理性指导下的社会,国家和政府对于应用性学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理工科的重视度和投资都远高于人文社科,这不是我们国家的特例。(教授和研究人员也变成学术产业工人,成为“特别能下蛋的母鸡”)
3、自大学出现以来,学术界一直奉行对知识的忠诚、对真理的忠贞、对人的关怀等许多的学术原则都在学术资本主义的压力下开始为米而折腰。(学术造假、论文抄袭->考核压力,个人道德败坏->制度弊病)

第五章鼓荡心灵的诗歌和宗教化为虚空

5-1世界的祛魅:人类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成为自己的“造物主”吗?

1、事实上,人类对科技的掌握只是我们了解和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既不是唯一的一种,也不是全部,文化、艺术、道德和日常经验,都可以帮助我们接近真理。
2、科学已经成为人类的一种存在方式,同时也是进步的工具,但还需要和信念、伦理、道德结合在一起,才能成就世界的韵律之美。

5-2克里斯玛型权威:我们喜欢的“小鲜肉”,是一种克里斯玛型权威表现吗?

5-3社会是一件艺术品:混杂是否也是一种秩序的美?

1、(秩序之美如何定义?不同的空间秩序观:专家可能更强调外在的统一整齐,百姓可能更看重空间布局背后对于人的关怀->更深层次的文化和人本思想)
2、在齐美尔看来,对于社会的理解,不应该简单地只看社会经济效益或者理性化的社会构成,而是注重内在的精神生命,注重作为现代生活体验这的个体的生命之旅与道德实践。
3、(城市规划:工具理性、工业逻辑在城市布局上的渗透)在城市化的汹涌浪潮之下,我们看到资本的力量渗透进中国的每一个角落,城市的信仰变成了一种简单粗放、经济主义至上的城市发展趋同化表现,对“繁荣”的追求,成了城市发展和规划的唯一指标,而完全舍弃了“神韵”这一特质……每一座城市,都疯狂地提倡要将本地区打造成经济中心,而无视自身的独特历史和人文气质。
4、一个真正有魅力的城市,一定是有独特性格和韵感的城市……城市的吸引力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有多少国际化的标杆和口号,而在于它所展现出来的生活的无限可能,从而能够安防不同个体的自由诉求。
5、社区的历史与文化环境更益于建构身份上的归属和体认。一条满载历史记忆的老街,比国家纪念碑更有意义。老街可以营造出更为贴身的地方感,让当地的居民更能介入空间、环境与文化的营造中,从而凸显出身份意义上的主体性。

5-4时尚的哲学:抖音、滤镜、后浪重新定义了这个世界吗?

1、什么是时尚?齐美尔在《时尚心理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下了这样的定义,即:“通过某种生活方式,人们试图在社会平等化倾向与个性差异魅力倾向之间达成妥协,而时尚便是其中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
2、首先,时尚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定程度上唤起了人们对于外表的追求,或者说,一种对自我的幻想……其次,时尚在像一阵风一样迅速虏获大众芳心的同时,也让大众在潮流中找到了一种归属感。
3、齐美尔认为,时尚本质上是一种阶层划分的产物。
4、(时尚的传播)在一个社会中,上层阶级为了与下层阶级相区分而发起示差行为,当下层阶级识别这种行为后,便会通过模仿寻求一致,一旦这种模仿消除两者差异之后,上层阶级就会寻求新行为。表现为时尚的阶层化,消费商品与文化品位用以区分地位高下。(类似于躲猫猫)(时尚的游戏周而复始)
5、在齐美尔看来,时尚还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补偿机制……时尚对于社会阶层较低的群体,是会帮助他们产生对于更大社会群体的认同,从而至少在心理层面提升自己的认同感。
6、(过分追求时尚可能会造成个性的消失->千篇一律;保有内心的自由: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

5-5大城市与精神生活:在每个人的心里,是不是都有一座回不去的故乡?

1、我们作为细胞的短暂的存在是属于这整个历史生活的,我们的任务不是谴责或原谅,而仅仅是理解。

结语

1、社会学家最关心的就是人的问题,他们不断思考、不断提出新的社会理论,就是为了能从理性、科学的角度理解和总结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
2、社会学作为一种公共的智力工具和批判利刃,它自带的批判性,就要求社会学者能够穿透我们日常生活的图景,看到一个大时代在结构性迭变趋势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和困境,并有勇气运用自由和理性,去改造社会,使之成为一个更加良序善治的社会。这也正是米尔斯那句名言“力求客观,但绝不冷漠”的真意所在。